爱国情怀是否成为了文化消费的包装

ag钱包苹果下载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ag钱包苹果下载 > 新闻动态 > 爱国情怀是否成为了文化消费的包装
爱国情怀是否成为了文化消费的包装
发布日期:2025-03-06 16:04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近日,国产动画电影《哪吒》票房突破百亿,这一成就振奋人心。随之而来的是各地学校、企业掀起的“集体观影热潮”,甚至将其融入爱国主题教育。

然而,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关于“爱国情怀被过度消费”的深刻反思。

不可否认,《哪吒》影片质量上乘,但将其与“爱国主义”强行关联,使文化消费转变为全民情绪狂欢,有避重就轻之虞。

众多机构将集体观影视为“任务”,通过行政手段催生“爱国热情”。学校强制学生撰写观后感,企业则将观影与绩效考核挂钩。这种形式主义的“爱国教育”不仅扭曲了文化作品的本质,也使公众情感沦为流量的工具。影片中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激昂口号,与现实中的种种困境形成鲜明对比,更像是一种讽刺:哪吒出身不凡,而普通人即便奋斗终身,也可能难以触及“天庭”的门槛。

文化自信并非票房的堆砌,爱国情怀更不应成为逃避现实的麻醉剂。将文化消费异化为全民情绪狂欢,实则是在回避关键问题。在百亿票房的光环下,普通人面临的失业、负债、医疗等困境并未因此缓解。真正的民族自豪感应源自生活的方方面面,而非仅仅依赖于一部电影的票房数字。

若未来有更多电影能取得如此佳绩,我相信那时的经济水平与文化自信将无需过多宣传,因为它们将真实地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。



Powered by ag钱包苹果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